找到相关内容60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12]:畜杀众生具戒

    女人是我母,现在杀生报仇,即杀过去父母报今世父母,菩萨眼光远大,因此杀父母之仇尚不加报,何况一切无仇的众生,更不应杀,既不杀一切有仇无仇的众生,畜杀具何用,一畜杀具,心有杀念,戒体有垢,犯轻垢罪。 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杀生|戒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21025190327.html
  • 四分律——源流

      正文分三十篇(宋元照撰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》中,将本书分摄为十六篇) ,其主要内容如下:  一、标总显德篇:本书以依戒行持为宗,本篇标举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,并广行诸教,赞持戒功德,为以下诸篇的...倡导的南山律学一直盛行流传。  戒体说是道宣南山律宗的主要理论。根据《行事钞》等著述,一切诸戒都包含有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四种。戒法,是佛所制定的各种戒律:戒体,是弟子从师受戒时,从自己内心领受所产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4761870.html
  • 与海空上师关于戒的问答

    证菩萨果位,就必须圆满菩萨戒的戒体。更何况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就如金器。即使有所毁犯、破损,铁器也终非与其相提并论。戒不可犯。但知速速忏悔。亦是戒体圆满之相。   寂雯问:有人说:“我生来就...

    寂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244187.html
  • 戒的精神与意义

    佛法则更进一步,由戒相回归到戒体,所谓“戒体”,就是本具不生不灭的这念心,大乘佛法直接在起心动念处修,要我们这念心不起恶念、不住两边,时时觉察、觉照,这才是最微细、最高的持戒。因为身、口的造作都是从心...

    见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5544377.html
  • 再说法尘

    出的律仪与不律仪。因有受戒就有戒体,依于戒体及戒的规范,让人显示出有庄严律仪感受的无表色。所谓遍计所执色就是第六识的虚妄分别计度之影像色,也就是属独影境。   既然有法处所摄色,应有法处所摄心,但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1454259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八]:不教悔罪戒

    第五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,见一切众生犯八戒、五戒、十戒、毁禁、七逆、八难,一切犯戒罪,应教忏悔。 众生有过,可以改,犯戒可以忏悔,忏悔则罪灭,改过之后,戒体还得清净,普贤菩萨云:...佛出世前、或涅槃后,也见不到佛,听不到佛说法,故名之为难。 是故一切犯戒罪,师长、善友,应教其在佛前、在大众前忏悔,仗三宝的力、大众的力,来拔他的罪。所谓忏悔者,忏其前愆,悔不再作,罪灭,戒体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忏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5284488852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:不修福慧戒

   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前文识得戒体而分先后,此文,庄严戒体而修福慧。 若佛子,常应教化一切众生,建立僧坊山林园田,立作佛塔,冬夏安居,坐禅处所,一切行道处,皆应立之。 佛是两足尊,福足慧足,是故佛弟子要修福修慧,事事供养大众,烧饭洒扫,在大众中服务即得福。修慧则向烦恼中求,断一分烦恼,得一分慧,断十分烦恼,得十分慧,黑暗去,光明来,除了烦恼,智慧就来,又破一分我执,得一分慧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08204996334.html
  • 戒律对现代僧青年的重要性

    但是社会之大也有不守法的人,就不得不制定法律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公民的利益。佛教有戒律也是如此,由于僧团的壮大和比丘僧众的自我约束力不够,为了使能够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和比丘僧的戒体不失,佛才根据比丘们所犯...半影,为长者耶舍迦兰陀子制。”因为耶舍迦兰陀子出家之后回家看望父母时,其母为了能传宗接代,便强迫迦兰陀子与原妻同居而失了戒体,佛知道后就制定了淫戒。其它戒律也是一样,由某一个比丘所犯佛才制定。从此之后...

    妙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3653364.html
  • 出家功德比山高比海深、比虚空更广

    主人是比丘。   有人以为作一个居士比较方便,可以随意而行,而出家则因戒律较多而倍感拘束,有的还因此发愿不出家,殊不知居士戒也是别解脱戒的一种,与出家戒一样,都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,才能真正得到戒体。若...因为出家僧人失去了比丘戒体,还可守持沙弥戒,失去了沙弥戒体,还可守持居士戒,而居士们若失去了居士戒体则什么也没有了。而且居士在受了菩萨戒、三昧耶戒后,所应守持的学处与出家僧人已大致相同,比如密乘十四条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出家|入佛|功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008278155.html
  • 中国律学源流

    。这种理解和解释,合乎中土学人对大乘佛教的爱乐和机缘,因而使他所倡导的南山律学一直盛行流传。  戒体说是道宣南山律宗的主要理论。根据《行事钞》等著述,一切诸戒都包含有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四科。戒法,是佛所制定则各种戒律;戒体,是弟子从师受  页137  戒时,从自己内心领受所产生的所谓法体,即由授受的作法,在受戒者心理上形成防非止恶的要求与功德;戒行,是受戒后随顺工时体防止身口意三业罪恶的如法...

    温金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147262.html